青年說 | “五四”之光照青年 如虎添翼譜華章
回溯歷史長河,一批熱血青年為救國救民奔走呼號,以前所未有之歷史姿態,掀起了一場喚醒億萬中華兒女愛國情懷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奏響了中國近代改變屈辱命運的序曲,歷經103年沉淀,賡續五四精神早已鑄入民族之魂。展望未來,中國青年在承上啟下中必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歷史進程中代代青年與社會發展緊密互動,使之成為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值得信賴的一支堅實力量。實現民族復興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五四運動在這一征程中刻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1919年,進步青年們站在山河動蕩的斗爭前沿尋找救亡圖存之路;1927年,進步青年們走上井岡山,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1937年,進步青年們突破重重阻礙奔赴延安,又奔赴抗日戰場;1978年,進步青年們響應改革開放浪潮跨入現代化建設領跑者之行列。時代造就青年,青年亦為譜寫時代新篇章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青年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互動過程,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過程。今年正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一端連接著中國共產黨,另一端連接著中國青年的共青團從誕生之日便流淌著馬克思主義的血脈基因,引領革命先輩將革命的種子播撒在神州大地,救國于危難。如今,站在新時代起點,共青團讓馬克思主義底色更加鮮明,引導著新一代青年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每一次奮勇搏擊都與走向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康莊大道緊密相連。
紅日初升,其光大道,五四精神放諸往昔或今朝,都引導著青年一代前行的底氣與志氣。戍邊英雄陳祥榕用生命踐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的諾言;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和550余萬名奮戰前線的抗疫青年以行動詮釋“黨有號召、我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和冬奧會上,楊倩、蘇炳添、蘇翊鳴、武大靖等一大批青年運動員熠熠生輝,將個人的奮斗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向全世界展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體育精神……在大有可為的時代里,有為青年承擔起了時代重任,進而大有作為。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千千萬萬中國青年接續奮斗、滿懷希冀走進新時代,展示虎虎生威之雄風。國家的持續繁榮筑基于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一代青年,與恢弘時代緊密連結,激發青年與國家發展的雙向促進,是實現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永恒聚焦。
作者:楊麒蓉(西南政法大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